第43章(2 / 2)
是白天云客来里忙,忙得来不及想。等到晚上独自在前院歇下了,才会情不自禁的想裴元在书院干什么,从京城到岳州的信又该走到何处了。
黄娟的话说得有道理,在骨肉亲情面前有些规矩就该往旁边站一站。
但再有道理也架不住谢九九心里现在不乐意,谁要裴元每次寄信回来说的都是些书院里极琐碎的事情,连前一日山下摔死了一头猪,山上跟着吃了一顿香猪肉也要写进来。
写了那么多,就是没问一句自己什么时候去府城。她自己也知道自己走不开去不了,可去不了就不问了吗?真是没意思!
黄娟不明白明明要去,为什么还非要收到女婿的回信才肯去。
而谢九九就非要先收到裴元的回信,看看他这次信里面到底又要跟自己写些什么东西,才能决定这次去府城还要不要把给他准备好的东西带过去。
这些话不好跟黄娟说,谢九九嗯嗯啊啊的糊弄一番,然后又借口说云客来忙,忙得脚不沾地的那种忙,这才从家里躲出来。
不过谢九九不是说谎,她是真的忙。自从炸油货的档口开了以后,云客来的人气眼看着就上来了。
云客来用料新鲜,刚从湖里捞起来的鱼,一上码头就被何奎送到饭庄里来,后厨有专门处理的人,因关着两口油锅的是韩婶子,老韩对档口要用的鱼肉米面都上心得很。
两口油锅把荤素分开,能保证不串味,来买吃食的客人也一眼就能看明白。
刚开始来档口买炸货的人大多都往来路过的人,到了吃中饭的点舍不得花钱去馆子里,早餐铺子又收了,就干脆在档口买上几个油饼,也足够果腹。
还有少数从码头过来的人,一部分是听了何奎和他手下人的推荐,还有一些是船停的时间长,下船来走动走动便顺道进城,进了城很轻易就能找到云客来。
东西做得好吃,自然容易一传十十传百,很快不光码头停靠的船客都听说南城有个云客来的炸鱼油饼做得好,老板用的油纸都比别家的厚。
买的东西多了还有炒米送,装在竹筒里的炒米拿油加各种香料炒熟磨碎,等要吃的时候倒出来些冲上一碗,油香油香的,在船上就是一道美食。
现在不光客人们买,船老大们也买,他们有他们的法子多存几天,买回去做菜或是高价卖给客人都可以。
本来弄这个档口是为了聚一聚人气,没想到除了人气之外还真成了一个进项。
再加上裴元提议弄的特色菜,从夏天的五花肉焖鲜笋到现在的白萝卜丝煮鲫鱼,菜都不是贵价菜,做法也就是土菜做法,取胜就是靠味道。
老韩的手艺好,就是做菜做老了的人都有自己的习惯。老韩的习惯就是重油,有多不坏菜是他这辈子天天挂在嘴边说的话。
可特色菜要做出特色就不能太油太腻,谢九九只得跟老韩一起耗在厨房,一道菜来回来去的试,等谢九九在厨房捂出一身痱子,特色菜才算成了。
菜成了,生意就更好了,现在云客来真真事客似云来,谢九九这个做掌柜的自然更加一门心思扑在生意上。
“今天上午约了粮油铺、猪肉东和杂货铺的掌柜结账,你别忘了。”
“忘不了忘不了,马上就要过节了,这银子看着好可就是留不住啊。”
端午、中秋、年三十,这三个节前都是饭庄跟各家算账付钱的时候,昨天专门供应鲜菜的、干货铺、酒坊和陶器店的掌柜已经来结过一轮了。
“最近咱们巷子里说得最多的就是大娘子把云客来给盘活了,留不住银子的话你可千万别到人前去说,也就说给我听听就罢了。”
春儿会用算盘也认字儿,虽然写得不好但也够用了。两人坐在马车里她都停不下来,手里捧着个小册子写写画画的,上面的字也就谢九九能看,别人一概不给瞧。
“真的留不住,过完节二楼几个雅间的桌椅屏风都得换一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