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(2 / 2)
挨着谢九九坐下,“原本我是想着,要是我能早日考取功名,也能让我娘早日脱离了这个小院。”
跟着裴老三这么不明不白的过日子有什么好,在裴元的设想中,以后自己有钱了就给关氏买个小宅子,立了女户找个丫鬟找个婆子伺候着。
“我要是能考上,能留在京城就想法子在京城买,要是得外任就在任上买。我这样没什么根基的,一旦外任为官,听他们说几十年不回了京城也是常事。”
“宅子不必大,离咱们近一些就行。隔三差五过去看看,缺了什么给补上,难道不比如今的日子强。”
裴元是个很有分寸的人,这是谢九九跟他成亲以后最大的感受。
关上门的时候,幔帐放下来,床帏之间简直浑闹得没个边。
好几次谢九九都想问他,他书房里那么成箱成箱的书里是不是也偷藏了春宫,还得是比自己手里那画册要更稀罕更要命的,要不然怎么就那么多花招,折腾得人腰酸腿疼!
等出了门,就再没人看得出他也有那般放浪形骸的时候。
家里母亲觉得这个女婿端方知礼,文济觉得他这个姐夫博古通今才情特别好,就连向来对谁都淡淡的芝娘,这次出门前都主动拉着谢九九,嘱咐她出去一趟千万别把姐夫落外面,一定要把人带回去。
娘和弟弟妹妹这个态度,就说明家里多了裴元她们依旧过得自在,自在得家里人生怕裴元因为关氏的变故,就这么稀里糊涂的离了谢家。
“其实……”
“诶,有些事我与娘子虽没在成亲前提及,也未曾写在婚书上。但我以为这些事你我之间都有默契,有些话不能说,有些事不可为啊~”
蒲扇的风大半都扇在谢九九身上,后背的薄汗渐渐收了。
谢九九拿过点心匣子里装的花生剥开,把皮给搓了放到裴元手心,“那我以后可就真不提了啊。”
关氏的情况特殊,裴元再
是入赘的姑爷,以后他要带着他亲娘一起住,谢九九也不能硬拦着。可现在他主动这么说,谢九九自然乐得不跟婆婆一个屋檐下过日子。
“快别提了。”裴元笑着把煮过的花生米扔进嘴里,搂着谢九九安心睡下,“放心,这事肯定能成。”
能成什么?在小院住了几天谢九九就明白了。
这种事就像裴元所说,难道裴家不说关家不说,哪怕谢家和黄家都不说,别人就不知道了吗。
光是关家两个管事来了岳州,以关家的名义托的关系找的人就不少,现在关家的姑小姐找到了,这事能瞒着人家吗,就是想瞒又如何瞒得住。
便是除开那些人,就连一直对裴老三在外面养外室装聋作哑的正妻蒋氏也知道了。
“三爷,有些事您真的不打算同我说一说?哪怕通个气儿呢。”
蒋氏的娘家在府城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家,家里是世代贩卖药材的大户,家里光是往西南去的商队就有好几条。
要说银子,每年跟淌水似的往家里赚真真一点不夸张,唯一的缺憾就是家里没个读书出仕的人。
前些年也捐了官,可或许世上没有样样好的事情。早年捐了官的叔叔还谋了个实差,却不想人还没到任上,就遇着山洪死在半道上。
后来蒋氏的哥哥捐了个七品的武职,原想着这次就花钱买个体面,把卫所上下的关系处好,家里生意上有什么小事不用再托别人,自家抬抬手解决就行了。
谁知哥哥的官也只当了三年,蒋氏十五岁那年她哥哥和卫所的同僚出去打猎,说不清发生了什么,她哥哥从马上摔下来,被送回家只熬了三天,就也死了。
家里的爷们因为入仕接连丢了性命,本就迷信的生意人家自然更加认定家里没有出仕为官的命。
但没有这个命,也得替家里多寻些靠山。
当时蒋家给蒋氏说的亲事也是城中富户,就因为哥哥去世家里又不肯再让男丁入仕,只能悔了蒋氏的婚约,转过头来把她嫁给了裴家二房的老三。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