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(2 / 2)
这样的人家看着不起眼,其实家底子厚得很。那句老话怎么说的?铁打的衙门流水的老爷。
一个县城里迎来送往多少县太爷恐怕谁都说不清,但衙门和衙门里的胥吏都是会一直存在的。
尤其是胥吏,一个家族在一处地方生根壮大联姻繁茂,就像一颗大树,外面看着或许平平无奇,藏在地底下的根系却是轻易不可撼动。
常氏是家中幼女,当年看中黄家老大身板子壮浓眉大眼,说什么都要嫁过来。黄大舅也是娶了常氏以后,才入了衙门在户房当了个吏员。
嫁过来就是长嫂,那时候黄娟年纪还小,很多时候都是跟着常氏这个新进门的大嫂一起玩儿。
后来谢九九的外婆就常说,闺女光学会老大家那暴脾气,却没学会常氏的圆滑精明性子,就不是个聪明人。
精明能持家的常氏此刻看着黄大舅手里拿着的枝条,再看看长工刚从花圃里弄出来的杂草枯枝和枝条,脸上那表情简直精彩。
“如何,裴家那小子九九看上没有。”
后院专门留出来一块不大的地方,就是拿来种些萝卜白菜南瓜茄子这类,撒了种子下去都不用怎么管的家常小菜。
过完年就开春了,天气或许还有些凉,地里的菜苗可是一天比一天涨势旺。家里光是吃菜心都有些吃不过来,怎么还从外面提了一大把白菜苔回来了。
“菜就罢了,好歹能吃。你拿回来这么些枝条干嘛使的。”
“你那新外甥女婿说了,这枝条开了花就跟那白雪满枝头一样,人家专门买的分了我一半。喏,拿到老太太房里找个花瓶插上,让老太太高兴高兴。”
是该高兴的,找上门女婿,女婿能干精明会读书都是好处,也算不得特别好的好处。
倒是这枝条让黄家一家子特别满意,打定主意入赘的姑爷,还有心思弄这些闲情逸致的玩意儿,要么是这人心胸宽广,真不把入赘当回事。要么是心有野望,不在意眼前这些小事。
不管哪一样吧,都比那些又想入赘白赚姑娘家产,心里又斤斤计较总觉得当了赘婿是辱没了家风的人强百倍。
晚上一家子人吃饭的时候,老三黄河听了更是高兴得很,三下两下把饭吃了就说要去他姐那儿一趟,也不管外边天都黑了。
黄河是家里最小的,黄娟又是家里唯一一个女儿。要说有事那黄娟肯定是先想着大哥,但要说听谁的哄,还是得黄河出马。
本来一直不情不愿的黄娟,被黄河拿着从娘家带来的香酥油炸小黄鱼和一坛子米酒一哄,第二天就改了口风,吃早饭的时候还主动问谢九九,这提亲的东西是不是该提前准备起来了。
一代亲二代表,即便血缘关系隔得不远,但从亲疏上论裴雨伯这一支已经没旁的亲眷了。裴元的亲事,他自己就能做主。
谢九九着急把云客来从族里要回来,黄娟真正松口点头答应这门亲事,谢家就欢欢喜喜开始准备提亲要用的东西。
等三月初三裴元除服出孝之后,黄娟便让黄大舅请了常家老爷子,带上谢九九和谢文济,叫上田婆子做媒人一起往裴家去。
“少爷,这事真不跟姨娘说?事后姨娘问起来该骂我了。”
“不说。”
自己过继过来,就是裴雨伯这一支的嗣孙。要是关氏是裴家正经的姨娘还好说,可关氏如今都还住在外边的小院里,从未踏足过裴家的大门。
这样的身份太尴尬,与其让她在府城够不着的操心,就必须得先瞒着。
裴元外室子的身份,最在意最介意的一直都是关氏,要不然当初也不会那么乐意把儿子送出来过继。
当初裴元来容县,关氏是一直以为裴雨伯是有家底子的,裴元写信回去也是说一切都好,她压根就不知道儿子在容县这几年过的什么日子。
“那姨娘的事谢家可知道,以后逢年过节总是要见面的。”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