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11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小手抓着翻来翻去,稍一用力,就是刺啦一声。

小宝宝顿时高兴了,找到了快乐的源泉。

一张纸很快就被他撕成了碎渣。

小朋友撕纸,其实也是在用他们的方式探索世界,能听到不同的声音,还能去观察到,随着手的动作不一样,使的力量不一样,纸张的变化也是不一样的。

对于这样的探索,云汐是乐见其成的,只是在递给他新的纸张之前,会在上面画个小动物、形状符号什么的,让他一边观察一边玩。

这个游戏,乐崽很快就玩腻了。

他看着云汐很快就在纸上勾勒出一个小宝宝的轮廓,咧着小嘴笑得欢快极了。就很有兴趣的看着图上的宝宝。

当然,云汐也不准备真的画一本纯粹的黑历史图集,她是要记录乐崽成长的点点滴滴,好玩的事情居多,黑历史也必不可少。

比如,乐崽出生没多久就开始攒肚,一开始,两天没拉臭就把奶娘和丫鬟急得不行,但是云汐表示没关系,孩子吸收好,这种情况也正常。

大家表面“是是是”,背着云汐就找来了大夫。

当时云汐还在坐月子,她们悄悄的把孩子抱出去,让大夫给把完脉,又给悄悄的抱回来。

幸好这老大夫也是有点真本事的,明确表示孩子没事,好得很,不用吃药。

大家松了一口气。

又过了两天,他还是不拉。大家又着急了,尽管云汐一再表示正常,但是她们还是再一次把孩子偷出去把了个脉。

老大夫吹胡子瞪眼:“你们有事儿没事儿?孩子正常的很!”

事实上,健康的过分了好吗?

云汐通过系统看着这群人的骚操作,差点没笑岔气。

又过了两天,他依然不拉。大家又来了一次!

把脉把了个寂寞的老大夫:“我这老胳膊老腿儿的,你们饶了我吧,没事儿就别找事儿了,行吗?”

然后两天又两天,大家就佛了。以至于把孩子会拉臭这事儿都给忘了。

到了第11天的时候,乐崽突然哇哇大哭,嚎哭不止,几个人轮番上阵,怎么哄都没有用。

云汐刚把他接过来,就闻到一股臭味儿。就算她是亲妈,也有点嫌弃。

“这是拉臭了吧?”

大家:“!!!”

对哦,宝宝是要拉臭的。

顿时,所有人都欢天喜地。就好像宝宝做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一样。

再比如,他刚开始扶着东西走路,走的好好的,就想叫云汐来观摩,炫耀一下自己的新技能,结果云汐刚扭过头来,他就摔了个屁墩儿。

乐崽立刻变坐为爬,过来找云汐玩,腻腻歪歪,转移云汐的注意力,假装刚才的翻车事故没有发生。

小朋友对于这些面子上的事儿其实是很敏感的。他们通过察言观色,知道什么是好的、是值得炫耀的,什么是糟糕的,是需要藏起来不让人知道的。一个个都是小人精!

好的都是乐崽的

云汐因为有了高品质的纸张而开心,每天帮乐崽画像,顺便画一些好玩的图教他认识东西,也教他说话。

小朋友早期的语言能力,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人和他说话的多少。你和他交流的越多,他会说的就越多。

乐崽的语言能力进步飞快。在一岁的时候,已经成功变成了一个话痨。

他说的最多的,是“娘”。

动不动就喊娘,就连云汐上厕所,他都要在旁边等着。隔两秒喊一声“娘”,云汐还不能不答应。你要是不答应,他可就进来了。

排第二的字,是“不”。

小朋友是最懂得拒绝的群体。他们的口头禅就是“我不”。明明有的时候,他们是想的,但是说出来的,都是“我不。”

再然后,就进入你我不分的阶段。

云汐要念诗给他听。

他就会说:“你来,你来。”

云汐逗他:“对啊,我来。”

乐崽急了,就喊:“乐崽来。”

小朋友最开始的时候分不清指代关系,对于你我,更是经常弄混。

大人经常会说“你怎么样怎么样,我怎么样”,他就会认为,“你”指代的就是他,而“我”指的就是那个说话的大人。

所以当他想表达“我要怎样怎样”的时候,张嘴就是“你要怎样怎样”。

大家都觉得这件事情特别好玩。

沐老夫人也经常逗孩子。

“谁是祖母的小乖孙啊?”

乐崽:“你是。”

云汐:“哈哈哈哈哈。”

老夫人:“谁长得最好看啊?”

“娘。”

云汐:“哈哈哈。”

老夫人拿起乐崽的泡芙,问道:“这是谁的好吃的呀?”

“乐崽的。”

云汐:“哈哈哈。”

沐老夫人指着被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